希望——帕翠西亞.皮奇尼尼

帕翠西亞.皮奇尼尼之選

希望——帕翠西亞.皮奇尼尼

嘉賓接手導賞團

大館當代美術館家庭日

帕翠西亞.皮奇尼尼之選

帕翠西亞.皮奇尼尼不夜館

希望——帕翠西亞.皮奇尼尼: 「老師早晨!」& 「教師工作坊」

大館對談:「希望」— 帕翠西亞.皮奇尼尼與Tobias Berger對談

工作坊:希望——帕翠西亞.皮奇尼尼展覽製作

日期及時間

2023年6月27日 - 8月16日

地點

賽馬會立方

費用

大館Fan 尊享節目,免費

簡介

大館當代美術館為配合展覽「希望——帕翠西亞.皮奇尼尼」,將於「帕翠西亞.皮奇尼尼之選」放映藝術家挑選的不同電影,讓觀眾更深入了解啟發其藝術實踐、思想和創意的不同養分,進入藝術家的創意視野。

洛奇恐怖晚會
6月27日下午7時半至下午9時半

導演:Jim Sharman

英國及美國 | 1975 | 100 分鐘 | 彩色 | 英語|IIB

這部邪典經典充滿了敢曝(Camp)、機智和情色元素——在一座陰森大宅中,一對年輕情侶遭到一個具有異服癖的科學家玩弄,被迫與一群古怪人物一起參加派對。電影以誇張的服裝、精心編排的舞蹈和搖滾樂曲包裝,是對1930年代的B級科幻片和恐怖片的變相致敬——當中亦包括《科學怪人》——片中的科學家創造了一個肌肉男「洛奇」,實現他對完美的渴望。

電影在歌舞驚悚喜劇的形式背後,讚揚了人生的千差萬別。當中的怪誕角色對同性戀的暗示遠超那個保守時代,尤其當時對同性戀的恐懼仍然十分普遍。作品不但敢於描寫酷兒角色,更傳達解放自己,展示每個人獨特個性的訊息。皮奇尼尼的作品一再歌頌形形色色的生命和千姿百態的美,這部出格電影正好與之呼應,號召大家包容彼此的怪異獨特。

科學怪人
7月28日下午7時半至下午9時

導演:James Whale

美國 | 1931 | 70 分鐘 | 黑白 | 英語|IIA

這部標誌性的科幻恐怖片改編自經典文學,其驚人的視覺效果令人不寒而慄。故事講述一個癡迷的科學家,終日把屍骸的身體部位東拼西凑,試圖製造新生命。最後他成功令一隻「怪物」復活。但這「怪物」由於太過「與眾不同」,因而飽受粗暴對待及排斥,變得越來越野蠻,最終釀成悲慘結局。

影片雖觸及「創造」的主題,但皮奇尼尼卻從關懷照顧和責任的角度思考本片:看到科學家(Frankenstein)這個「糟糕透頂的家長」,我們不禁要問:父母對子女的責任到底是甚麼? 藝術家甚至注入強烈的同理心,在《情侶》(2018)中顛覆了原來的情節,創造了一個「反科學怪人的故事」,述説「怪物」在逃離實驗室後,找到了浪漫的愛情和一個舒適的家。在這作品中,藝術家構建了一個怪異生物也同樣受到照顧及養育的世界,正如她長期以來的創作主題。

變形人魔

8月16日下午7時半至下午9時15分
導演:大衛哥連堡

美國 | 1986 | 96 分鐘 | 彩色 | 英語|III

一個追求革新技術及科技突破的科學家,在一次瞬間轉移實驗中誤與一隻蒼蠅結合,逐漸變成了半人半蠅的畸形混種怪物。這部肉體恐怖片是大衛哥連堡的代表作之一,既是對疾病的隱喻,也是一齣愛情悲劇,當中以一連串強烈的驚嚇戲碼暗示出科學家的狂妄自大及由此引起的災難。

片中人類和動物的混合體,儘管沒有皮奇尼尼的生物般可愛,但卻在生理和心理層面上更令人毛骨悚然。這部電影和皮奇尼尼的作品同樣探索身體突變和人類對科技發展的輕率衝動,從中揭示了任何理性敘事都無法掩蓋的微妙複雜情感。

地點:賽馬會立方

*全場不設劃位。電影暫未完成電影級別評定。若電影最終被評定為三級電影,入場人士必須年滿18歲。


 


藝術家簡介

帕翠西亞.皮奇尼尼

深受超現實主義和神話的啟發,澳洲藝術家帕翠西亞.皮奇尼尼以極度寫實的雕塑聞名,其創作媒介涵蓋攝影、影像和裝置等。皮奇尼尼的作品反思當代文化中人造與自然之間日漸模糊的界限,藉此改變我們對周遭世界及與之關係的既定看法,探索人類與其他生物包容共生的未來。

出生於西非獅子山共和國,皮奇尼尼現於澳洲墨爾本居住及工作。2014年,皮奇尼尼獲墨爾本藝術基金會視覺藝術獎,並於2016年獲墨爾本大學視覺及表演藝術榮譽博士學位。

皮奇尼尼的作品曾在全球多個雙年展及藝術機構中展出。2003年,她以展覽「We Are Family」代表澳洲參加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