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電影探索

東亞電影探索

日期及時間

2019年5月25日 - 26日 (5月25日)1pm-11pm;(5月26日)2pm-6:15pm

地點

賽馬會立方

費用

(電影放映)$75;(藝術家書展/座談會)免費

簡介

呈獻
香港真實影像協會

本週末活動聚焦介紹東亞地區藝術家透過影像製造及紀錄片反映當地社會境況,看看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歷史如何影響該地的社會文化。放映的兩部電影,將以發人深省的故事,講述集體想像如何形成。藉著攝影藝術書籍展示和座談會,活動將從文化角度探研這些影像對重塑社會事件和歷史的獨特意義和藝術價值。

節目時間表

日期

時間

節目

2019年5月25日(星期六)

1pm-11pm 藝術家書展(賽馬會立方大堂)
1pm-2:30pm 座談會:《圖像的力量- 歷史重塑》
8pm-10:20pm 電影放映:《三里塚:伊卡洛斯的殞落》
10:20pm-11:00pm 導演講座

2019年5月26日(星期日)

2pm-6:15pm 藝術家書展(賽馬會立方大堂)
4pm-5:30pm 電影放映:《金君是誰》
5:30pm-6:15pm 導演講座

座談會圖像的力量- 歷史重塑

日期:2019525日(星期六)

時間:1pm-2:30pm

講者:潘律博士,楊德銘郭力昕和王博,由張鐵樑主持

費用:免費參加 | 請於大館網站 / App 登記

座談會分別邀請錄像、攝影藝術家和學者,從紀錄片和紀實攝影兩種媒介切入,析述影像作為視覺語言如何介入社會,並探研紀實影像創作的時間性及「真實」的呈現方式。王博和潘律曾拍攝多部錄像作品,以藝術性手法為社會事件進行紀錄。會上她將分享有關這些錄像創作的構思和時代意義;而從事新聞攝影師楊德銘拋開傳統紀實攝影的拍攝手法,分享以幽默的角度拍攝社會事件中的矛盾和反差的創作歷程,並出版成攝影藝術書籍;郭力昕就錄像和攝影已進行多年的研究,他將以其研究成果和文化理論回應兩名創作人的分享。

座談會將以粵語及普通話為主,設英語同聲傳譯。

90分鐘,隨後是電影放映及導演談話。

 

電影1星期六): 《三里塚:伊卡洛斯的殞落》

日期:2019525日(星期六)

時間:7pm-9:20pm

導演:代島治彦

費用:(正價門票)$75;(優惠門票)$60

國家基建和城市計劃背後隱藏了什麼關於人的故事?本片講述日本上世紀60年代興建成田機場的歷史,交代了佐藤榮作首相領導的政府,為了建立東京的國際交通網絡而決定興建成田機場,如何引起當地社區的抗爭,令三里塚鄉村的和平寧靜一去不返。

講座將以日語爲主,設英語即時翻譯。

 

電影2星期日) :《金君是誰》2018

日期:2019526日(星期日

時間:4pm-5:30pm

導演:姜相宇

費用:(正價門票)$75;(優惠門票)$60

《金君是誰》2018年)在韓國釜山國際影展推出,為1980年代光州起義的一名韓國公民,塑造出令人震撼的形象。這個年輕人的面孔,已成了公民抗爭的象徵,環繞著他的生平事跡,也出現了無數虛實難分的神話。公眾稱他為光州第一義士,但也有人說他是北韓派來幕後搞事的士兵,或只是個收買舊貨的流浪漢。 影片追溯了光州起義背後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講座將以韓語爲主,設英語即時翻譯。


香港真實影像協會

協會成立於2017年,致力在香港推廣各種形式及風格的紀錄片。
協會籌辦的節目,包括電影放映、研討會、工作坊等,也與其他著名團體合作,如本地錄像藝術組織「錄影太奇」及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潘律博士

潘律博士於20158月加入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出任助理教授一職。潘博士是德國拜羅伊特大學跨文化研究碩士和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她曾在柏林科技大學和哈佛燕京學社,和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8)擔任訪問學者,並在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擔任駐場研究員。潘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現當代中國、東亞及歐洲的都市文化、視覺文化及藝術、創意產業及城市、現代性理論、文學、電影、文化記憶以及媒體理論。她曾獲得的獎項包括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獎學金、香港大學李嘉誠獎以及太古獎學金等。

她是兩本英語專著 In-Visible Palimpsest: Memory, Space and Modernity in Berlin and Shanghai (Bern: Peter Lang, 2016) 和《Aestheticizing Public Space: Street Visual Politics in East Asian Cities(Bristol and Chicago: Intellect/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的作者。她同時也是一本由Bridge21出版的關於東亞創意產業和都市空間學術合輯《Politics and Aesthetics of Creativity》的合編者。她曾於眾多國際文化和藝術刊物如《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Continuum, Public Art Dialogue, Creative Industries Journal,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 Studies, Journal of Cultural Research,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Journal of Visual Art Practice》以及國內領先學術刊物如《中國現代文學叢刊》以及《文化研究》發表研究成果。

在學術研究之餘,潘博士也積極參與藝術和電影的創作。她參與創作的作品曾在第十屆上海雙年展「城市客廳」單元、韓國DMZ紀錄片電影節和深港城市/建築雙年展(2017-18)等展出。電影與錄像作品包括《港城三記》(2016)和《瘴氣、植物、外銷畫》(2017)。2016年底,她受邀於德國柏林的Center for Art and Urbanistics 擔任為期二個月的駐場藝術家。2018年,她和王博合作執導的電影《瘴氣、植物和外銷畫》獲得日本東京「影像論壇電影節」的優秀獎。

 

楊德銘

楊德銘在2011年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畢業。在2011年參與英國奧運「Road to 2012″藝術計劃項目Count to 12」,作品並於英國倫敦的國家肖像畫廊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展出。楊氏在2012年三月於刺點畫廊展出他的第一個個展《花非花》。

楊氏現於香港生活及工作。

 

郭力昕

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媒體與傳播系博士,現任政大傳播學院副教授。曾任年度新聞攝影獎、紀錄片競賽、華語電影「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各類評審委員,並自2003年起擔任「台北電影節」諮詢委員迄今。著作包括《製造意義:現實主義攝影的話語》、《權力與文化政治》、《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再寫攝影》等。近年的評論與研究工作,集中於攝影和紀錄片的文化研究。

 

張鐵樑

嶺南大學視覺藝術哲學博士,研究範圍包括視覺藝術紀錄片及電影,並客席任教嶺大視 覺藝術系和文化研究系的電影課程,同時撰寫研究本地紀錄片發展的文章,亦受邀請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電影及媒體藝術界別的審批員。自2002年起投入香港藝術團體工作, 參與藝團如 Para/Site 藝術空間和 Habitus Design Space,並持續於本地大學與社區教授藝術課程。於2008年起專注於研究和推廣本地電影藝術,策劃影展包括「香港獨立電影節」和「自主映室」。亦於2014年與幾位中國獨立電影導演和研究者創辦「中國獨立紀錄片研究會」。近年開始參與電影監製的工作,在《凶年之畔》和《岸上漁歌》等紀錄片中擔任監制,並發起「香港真實影像協會」,致力於香港紀錄片的推廣和研究。

 

王博

藝術家、導演,工作生活在紐約布魯克林。他大學期間就讀於清華大學物理系,獲物理數學學士、宇宙學碩士。後就讀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攝影、錄像及相關媒體專業,獲純藝術碩士學位。作為藝術家,他的作品在包括古根漢美術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莫斯科車庫當代藝術博物館、瑞士真實影展、東京影像論壇電影節、倫敦當代藝術中心論文電影節、韓國非軍事區紀錄片電影節、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廣州時代美術館、布魯塞爾BOZAR當代藝術中心等一系列機構展映。他是羅伯特弗拉哈迪研討會2013Fellow,同時是2017-2018年光州亞洲藝術中心-荷蘭皇家藝術學院聯合駐留藝術家,2016年新加坡南陽理工當代藝術中心駐留藝術家。他目前任教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視覺與批判研究系和藝術史系。